文:蔡志一/北醫進修推廣部健康管理講師
我國傳統農業社會時代非常重視時令養生,尤其是「二十四節氣」的自然興衰變化會影響人體健康,因此養生健體必須順應四時。本文將與讀者分享「夏季養生」的一些重要概念與觀念,使讀者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享受「夏天生活」的養生樂趣。
先談談夏天的節氣,有「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氣。從農曆的四月開始,有立夏與小滿,在卦象上屬「乾卦」,這個時期陽性能量到達極點,所以每年最難受、最悶熱的是四月。再過來到農曆五月,有芒種與夏至,此時陽氣開始減少,所以夏至節氣就在此時有所謂「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這時潮濕的氣候來到,人的身體要多加注意,因為五月又稱「百毒之月」,這時人體容易因飲食、生活習慣不節而生病。到了六月是小暑、大暑的節氣,有所謂「三伏天」,這時常會見到有些人去貼膏藥治病,這時陽氣要慢慢地退伏,所以名之為「伏」,每十天一伏,三伏共三十天。
夏天豔陽高照,雨水充沛,天地之氣相交合,是萬物繁榮,茂盛秀美的季節,在夏天可以一個字來表達氣候特點:「熱」,中醫學也以五行中的「火」來概括夏天氣候特點。在夏季人體陽氣趨向體表,形成陽氣在外,陰氣內伏的生理狀態,此時人體生理活動與外界環境的平衡往往容易遭到破壞而引起多種疾病。人體要全面去適應夏季氣候,就必須做好自我保健,增強體質,提高身體適應能力,因為夏季氣溫常高達30度的暑熱,屬於邪陽,易傷人之陰,陰傷則人病,且病勢急,病程短,多有狀熱,面紅目赤,口渴心煩,甚者狂躁、譫語、昏迷。
【內經】中說:「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受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其主要提出夏季養生思想是注重精神調養,且夏天長晝酷暑,傷津耗氣,人容易疲乏,情緒思考易缺乏耐性而不周全,所以夏天要以調養情志精神,適時的宣洩情緒,調整心境,自然可以「心靜自然涼」、「涼從心生」來渡過炎炎夏日。
以上談到了許多夏季養生的主要概念,以下就要為讀者談一談夏季養生的操作觀念,因為養生最好順應四時,平日我們多少要瞭解一些與節氣有關的「風俗」,在不同節氣時應該要如何注意「起居」、「運動」、「飲食」、「藥方」、「房事」等等,筆者用表格說明讓讀者容易明瞭與實踐,如下表:
夏季節氣養生操作觀念簡表
節氣 |
風俗 |
起居 |
運動 |
飲食 |
藥方 |
房事 |
立夏 |
迎夏、嘗新 |
護養心神、常笑少愁 |
四月坐功 |
補水、低脂、多維、清淡 |
黃褐斑、神經性皮炎藥方 |
安度夏季要固精 |
小滿 |
神農大帝與蠶神的誕辰 |
防暑濕及皮膚病 |
四月坐功 |
宜清熱利濕之食品 |
腳氣、濕疹、汗斑方 |
十修、八道、十功、八動 |
芒種 |
送花神、端午節 |
晚睡早起、煎湯沐浴 |
五月坐功 |
少食肉,多食穀菽菜果 |
感冒、日本腦炎方 |
聖人不絕和合之道 |
夏至 |
歌夏、祭雨、做夏至 |
調息靜心、心存冰雪 |
五月坐功 |
宜食酸鹼、勿餐冰品 |
暑濕感冒、尿結石、頭痛方 |
房事中的七損八益 |
小暑 |
歌暑、伏天進補、望夏節 |
喜怒有節,預防心臟衰竭 |
六月坐功 |
飲食勿過,膳食多樣 |
防中暑、消化不良方 |
房事中的十節與九法 |
大暑 |
火神祭、火把節 |
外出避陽防中暑 |
六月坐功 |
清熱解暑清涼方 |
中暑、糖尿病藥方 |
糖尿病患者的房事生活 |
資料來源:二十四節氣養生經 製表:蔡志一
以上簡表有許多「操作觀念」是需要再進一步去學習才能做得好,比如:運動在夏季重在動態較少,靜態增加的運動,且不同節氣有不同促進健康的運動,唯一相同的是在運動的呼氣方面以「呵」字為主,與五行的「火」及心臟有關,若再更進一步運動,則建議再加上「呼」字,此與五行的「土」與脾有關,由於夏季又熱又濕,利水除濕(調整體內的火與土)是很重要的!其它還有如房事、藥方、起居、飲食等等,讀者可以由上表得知許多養生觀念有必要進一步去學習,許多人認為自己已經在養生,由以上資料來看,各位讀者,是不是有再教育的必要?
其實,養生並不困難,重點在心態,傳統養生重在「調心」>「調息」>「調身」,此三者以「調心」為首要,也就是說調整心態與學習養生的技能,再進一步調整呼吸(調息),最後才是「調身」,此三大操作原則是真正想要進行養生的基礎,請記得此三者都需要學習與實做,當你越來越有經驗時,你才能真正的成為「養生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