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是必要的,但若增加過多的話,就會進入肌肉或肝臟細胞。一旦進到細胞裡面,脂肪酸和脂肪酸分解後的代謝物就會發出訊號,使在細胞表面與胰島素結合的蛋白質結構改變。如此一來,胰島素就不能與蛋白質結合,而無法行使讓細胞吸收糖分的原本功能。
換言之,胰島素會阻礙降低血中葡萄糖濃度的訊號。胰島素既然無法屢行原本的功能,血中的葡萄糖濃度就會陷於異常高的狀態。這種狀態長久持續的話,就會使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1.5∼5倍。
另一方面,血中的糖濃度異常升高時,葡萄糖會與壞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LD)」結合,而這種膽固醇容易凝結,在血管壁結塊阻塞血管,引起動脈硬化。另外,因為肥胖而變大的脂肪組織也會產生使血壓升高的蛋白質,血壓上升會傷害血管,使脂肪在那裡累積結塊,最後也是會阻塞血管。
肥胖的人發生動脈硬化的風險會增加5 ∼6倍,繼續肥胖下去的話,幾乎可說必然會發生動脈硬化。而動脈硬化和糖尿病兩者都會使心肌梗塞、腦中風、失智症的罹患風險增加3 ∼5倍。
- 適合忙碌上班族的早餐飲品:藜麥綠拿鐵 文/邱韻臻編寫 2020/8/19
- 可預防失智症的營養與飲食 文/游薇蓉編寫 2020/7/27
- 肥胖是高血壓的首要成因 血壓上升的話要減掉4kg 文/游薇蓉編寫 2020/7/10
- 所謂過度營養及肥胖症怎麼評估?平日就得做好自我的營養控管! 文/游薇蓉編寫 2020/5/20
- 肥胖,不再只是發生在成人身上 文/游薇蓉編寫 2020/4/9
| 作者:中谷一泰 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血管性失智症 是可以治癒、預防! 65歲以後逐漸增加的失智症, 為全球高齡化社會不可避免的關鍵問題。 本書以簡單易懂的文字搭配圖示,說明失智症發病原因、防治最新的進展等,給你健康的老年生涯。...詳全文 |
對回答還有疑問嗎? 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