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肯定早在我們吃下第一口食物之前就已經開始,並且持續發酵。當我們在市場選購食物時,或當我們在土壤中撒下種子時,這個過程就已經開始。在市場中,什麼顏色吸引你?什麼形狀、形式、觸感、包裝上的文字會打動你購買?當你在購物時,你的心境如何?是否因為來電不斷或掛念一天的雜務而感到心煩意亂?如果你自己種植食物,你是否意識到你使用的土壤品質?澆灌植物時的心態?以及播種的地方?
進食的過程繼續進行到準備的階段,這時你的嗅覺本能會聞到濃郁的香氣和強烈的氣味,最終使你的胃液開始流動,並且釋放特定的腸肽以獲得飽腹感。如果你與他人一起用餐,在社群環境下,這種體驗會倍增,因為這會促進你與他人的互動和連結擴大。用完餐後,透過消化、吸收和同化的過程,進食的體驗在生理層面上持續進行。如果你狼吞虎嚥心不在焉,你可能無法有效地將這些食物的訊息整合到你的身體和靈魂之中。用餐時若少了喜悅和安住當下的感覺,你可能會覺得不滿足而想要繼續吃。
因此,進食不只是填飽肚子,在吃飯時做其他事情如開車、看電視或看書,可能會導致我們錯失從飲食中獲得療癒的機會。
- 特別留意老年人進食 「誤嚥」容易造成「吸入性肺炎」 文/游薇蓉編寫 2019/8/22
- 少量多餐不會變瘦?需要調整你的進食頻率和間歇性進食 文/游薇蓉編寫 2018/10/7
- 進食較多不會使我們變胖,反而是肥胖使我們進食過多 文/游薇蓉編寫 2018/8/22
- 天氣太熱吃不下?!來杯增進食慾的蜂蜜牛奶! 吳建隆醫師 2018/7/15
- 「飢餓遊戲」!減重卻想過度進食都是荷爾蒙惹的禍? 文/游薇蓉編寫 2018/4/18
| 書名:最個人化的彩虹飲食法:如何設計符合個人的生理與心理之食物、營養保健品與飲食習慣 作者:蒂亞娜.米妮克 博士 身心靈可分為彩虹七大系統,
只要少了其中一種顏色的營養,就會引發身心病痛...詳全文 |
對回答還有疑問嗎? 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