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建議 幫助你處理幼兒的分離焦慮
文:編輯王大可編寫
原本三、四個月大時可以和陌生人平靜相處的小孩,在成長到七個月大之後,就會對照顧者開始產生依賴,並且會在陌生人靠近時出現緊張的表情。幼兒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他學會了分辨熟悉與陌生的環境,知道誰是親近的人,誰是陌生人。
這階段的幼兒可能當媽咪不在時就會哭鬧,因為他覺得最重要的照顧者離開,讓他失去了依靠。此時,小孩身邊若有其他平常也會依附的對象,例如:爸爸、阿公、阿嬤等,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那麼可能就不會有分離焦慮的哭鬧狀況發生。
分離焦慮是會消失的
而且隨著小孩逐漸長大,明白東西不會無故消失,親人離開之後會再回來的概念後,大約1歲半後分離焦慮就會慢慢消失。但是若到了學齡前還有分離焦慮的情況發生,就要注意小孩是不是有心理情緒上的問題。
其實正常良好的依附關係是照顧者離開後,小孩可能會哭鬧,但是過一下子就會停止哭泣,等到照顧者回來之後,小孩會去迎接。要建立這種關係,平常就要給予小孩足夠的關心與呵護,並經常陪伴他、安慰他。
五大建議 緩解分離焦慮
1. 如果你知道你將外出,將外出時間安排在小孩睡覺或吃飽後:因為當幼兒肚子餓或想睡覺時,對於分離會更加敏感。
| 書名:教出堅強的男孩 作者:和田秀樹 教出堅強的男孩!10歲之前一定要知道的事 利用WATCH(發現)、BELIEVE(信賴)、FOLLOW(跟隨),即可讓男孩的能力UP。 本書將教導您如何培養「內心堅強」的男孩。 將來的社會,比起「溫柔」更要求男孩有「堅強的內心」!能在人前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能與朋友積極的交流,能在競賽中得勝,不管在哪種環境都能依照自己想法生存下來。 ...詳全文 |
對回答還有疑問嗎? 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