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了腎、只剩一顆,會有甚麼不一樣嗎?
摘錄自《腎臟哪裡出問題》/臺中榮總腎臟科 徐國雄主任
65歲的謝先生, 22年前妻子得到了尿毒症、眼看就要長期洗腎了,為了不讓太太受苦,謝先生毅然決然的捐出一顆腎臟。
22年來,他帶著太太兩人一開始每個月回診、後來每3個月回診,主要是監測太太的狀況是否穩定或有沒有排斥現象,這麼多年間不但太太的腎功能保持在絕佳狀態,而只有一顆腎臟的謝先生,每半年在醫生安排下也定期做完整的追蹤檢查,包括抽血來看紅、白血球數、肝功能指數、肌酸酐、尿素氮、eGFR;從尿液檢查看有無蛋白尿;也會做腎臟超音波等。
到目前為止,除了幾年前發現有輕度高血壓及膽固醇過高的問題開始服藥治療外,到現在身體狀態都保持得很好,更重要的是腎功能一切正常。
從這個案例可以知道,只剩下一個腎臟,對健康是沒有影響的。
雖然有些研究報告指出,有些捐腎者、像是謝先生的狀況,後來可能會發展成高血壓,但這方面的研究並沒有發現捐贈腎臟與高血壓的發生是有直接的關連性!而且即使有高血壓,也都可以透過低劑量的降血壓藥獲得良好的控制,所以不需要太擔心。
- 常常覺得腰痛、腰痠,就是腎臟出狀況? 文/游薇蓉編寫 2020/1/27
- 怎麼吃,腎臟才不會生病? 文/游薇蓉編寫 2019/9/20
- 究竟什麼叫做慢性腎臟病? 文/游薇蓉編寫 2019/8/5
- 網路謠傳手搖飲喝太多會導致洗腎,是真的嗎? 文/游薇蓉編寫 2019/4/3
- 橙色的心流:息息相關的結腸、腎臟和生殖系統 文/游薇蓉編寫 2018/11/22
| 書名:腎臟哪裡出問題? 作者:陳維昭 最新的腎臟危害因素、症狀檢查、治療與尿毒等
各種相關問題一次解決!
本書分別從腎臟病的危害因子與腎臟保健知識切入,由48位腎臟、家醫、代謝專科醫師、公衛權威、營養學家、以及醫檢專家等,現身說法,提供讀者最正確、最實用、而且是每個人都必須知道關於腎臟的88個問題!
無論您是身體健康的一般大眾、容易罹患腎臟病的高危險群、慢性腎臟病患、末期腎衰竭洗腎患者等,都能藉由本書獲得答案。
內容包括
‧20個關於引起腎臟疾病的問題。
‧9個與腎臟症狀相關的自我判斷方法。
‧15種針對腎臟疑問的檢查。
‧18個罹患腎臟疾病的治療方法。
‧26個尿毒引起的問題與治療。
從早期症狀如何自我判斷?
該從哪些檢查可以知道自己腎臟的健康狀況?
有慢性腎臟病患者該如何自我照顧?
尿毒症要進入替代療法時可能出現那些狀況?
以及腎臟病患各種相關醫療資源。
台灣48位最權威的醫師、最新最精闢的解說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內科部腎臟科 吳寬墩教授、陳永銘醫師、吳明修醫師/家庭醫學部 陳慶餘醫師/綜合診療部 姜至剛醫師/醫學研究部 蔡甫昌醫師/檢驗醫學部一般檢驗科 朱蘇煜醫檢師/營養部 鄭金寶主任、陳珮蓉營養師、郭月霞營養師/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 陳端容副教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署立雙和醫院
*院長 陳振文醫師/腎臟內科 陳錫賢醫師、吳麥斯醫師/副院長 林裕峯醫師/腎臟科 吳美儀醫師/內分泌新陳代謝科 謝安慈主任
台北/台中榮民總醫院
*內科部腎臟科 楊五常主任、唐德成醫師/腎臟科 徐國雄主任
三軍總醫院/國防醫學院
*副院長陳安醫師/腎臟內科陳金順主任、林石化醫師、吳家兆醫師/公共衛生學系高森永教授/護理學系王桂芸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副院長 黃秋錦醫師/兒童醫學中心林清淵院長/醫務管理學系蔡文正教授
彰化基督教醫院
*腎臟內科楊郁醫師/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廖培湧主任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腎臟內科陳鴻鈞主任/內科顧進裕醫師/護理系林秋菊副教授
國家衛生研究院
*研究員郭耿南教授/研究員溫啟邦教授/副研究員許志成教授
衛生署醫事處副處長 楊芝青醫師
腎臟醫學會 陳漢湘理事長
馬偕醫院腎臟內科 吳志仁主任
新光醫院腎臟科 江守山醫師
亞東紀念醫院腎臟內科 徐世平醫師
市立聯合醫院腎臟科 趙玉雯醫師
耕莘醫院腎臟科 盧國城醫師
署立桃園醫院腎臟科 王偉傑主任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 宋俊明醫師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 游能俊醫師...詳全文 |
對回答還有疑問嗎? 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