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生產的危險性!前置胎盤、胎盤剝離都會造成出血
摘錄自《健康女性醫學全事典[最新補充修訂版]》/楊曉萍醫師◎著
前置胎盤
定義:懷孕24週以後到生產前,任何血量的出血,都可算是產前出血。如果發生產前出血,本胎可能會有較高的胎兒死亡率、早產、與胎兒生長遲滯,所以準媽媽們有時必須選擇多臥床休息,甚至請假在家休息。
胎盤位置異常,蓋到子宮頸內口(要生出小孩的通道)上,發生率約0.5%。由於懷孕時,「子宮頸下段」會隨週數增長,位置較低的胎盤也會隨週數逐漸上移,到28週左右才停止上移,因此許多懷孕中期超音波下見到的前置胎盤,90%都會變正常。最後還是保持前置胎盤的人,可能是原來受精卵著床位置太低、子宮曾因手術或生產有傷疤等導致。
可能提高懷孕發生前置胎盤機會的因子:年齡(35歲孕婦是25歲的3倍) 、胎次( 愈多胎機會愈高)、子宮疤痕(前胎剖腹、子宮手術、流產手術)、以前曾前置胎盤、抽煙、多胞胎等。
診斷:主要是靠超音波,正確性95%以上。
併發症:產前出血、早產兒、早產性早期破水(少於37週)、子宮內胎兒生長遲滯、植入性胎盤、產後出血。
| 作者:楊曉萍 ★榮獲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好書推薦 ★榮獲「行政院衛生署婦女健康獎」 首部女性專用的全方位醫學百科 絕對完整的醫學知識與健康資訊,身為女性都應珍藏的健康書 ...詳全文 |
對回答還有疑問嗎? 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