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與氣象(下)──出國搭機小心「經濟艙症候群」 皮膚乾燥、耳鳴等症狀都算
摘錄自《健康與氣象學入門》
除了時差疲勞之外,飛機裡的氣象或環境變化也可能引發特定疾病或症狀。「暈機」的情況連同時差疲勞在內總共有四種,另外三種的症狀有耳鳴等耳朵障礙、乾燥引起的皮膚粗糙和喉嚨乾渴,以及長時間保持同樣姿勢和水分不足引起的水腫,尤其是雙腳。
如果症狀持續太久,就會發生血栓,有死亡的危險,這就是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
起初的耳鳴或耳痛是飛機起飛時隨著急劇的氣壓變化產生的,就像搭乘高速的電梯。飛機起飛時,是在幾分鐘之內從地上爬升到一萬公尺的高空,機內氣壓隨著升空驟降,而引發耳鳴等耳朵症狀。機內的氣壓雖然降低,卻沒有和外面一樣。
當地上的氣壓是一千百帕時,一萬公尺高的氣壓相當於兩百七十五百帕,氣溫約是零下五十度。如果直接讓這樣的空氣進入機內,因為氧氣稀少,所有人都會有高山病的症狀,還會因氣溫過低而凍死。
因此,機內的空氣是從引擎旁邊輸入,先壓縮再用引擎的熱加溫。機內的空氣一般會維持地上九○%左右的氣壓(密度)。如果像電影中的情節,機體有破洞時,就會從相對高壓的機內一下子往外面飛出去。
- 三年嚴重耳鳴,用YNSA療法一次治療後就瞬間停止 文/游薇蓉編寫 2019/11/10
- 旅行與氣象(上)──搭機旅行時要預防身體失調 文/游薇蓉編寫 2018/12/23
- 心臟疾病與泡湯及搭機要點 文/游薇蓉編寫 2018/2/4
- 冬天皮膚乾燥?這樣保養!解決乾癢問題 文/王大可編寫 2012/8/30
- 耳鳴和耳硬化的有關聯嗎?單憑聽力測驗就可以判定是耳硬化症? 文/王大可編寫 2012/6/7
對回答還有疑問嗎? 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