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吹冷氣、進出冷氣房,小心中「陰暑」!
全台氣溫一再飆高,許多人吃不消,每天動輒進出冷氣房或長時間開冷氣,但其實即使曬後躲進冷氣房,仍會中暑!
中暑有類型之分
中醫理論中,中暑分有陰、陽兩種,一般人所知的中暑是指「陽暑」,指在氣溫過高或大太陽下熱到中暑;但「陰暑」則是指曬完大太陽後,進入溫度差很大的冷氣房,環境冷熱的迅速變化,導致體內的熱散不出去,造成了中暑的結果。在夏天運動之後,急速喝冰水也會造成類似的傷害。
當身體運動之後,心臟由於高負荷而需要不斷的散熱,因此身體會透過大量的流汗把熱量排出去。當過熱的心臟溫度降低回到常態之後,流汗才會慢慢停止。
在這個過程中身體有一個自動控制的體系,可以從各個部位感知熱是不是散了,也就是感知身體是不是變涼了。此時如果喝幾口冰飲料,或進入低溫的冷氣房,或用冷水沖洗體表的皮膚,會在口腔或皮膚瞬間造成強烈的冰涼感,這種冰涼感會很快傳到大腦,使大腦產生身體已經變涼的判斷,隨即停止散熱的工作。
- 除了中暑,夏天的常見疾病竟是尿結石 文/游薇蓉編寫 2020/5/13
- 刮痧不僅用在中暑時 平時刮一刮,百病除! 文/游薇蓉編寫 2019/11/22
- 天氣好熱!中暑時的正確刮痧法 文/游薇蓉編寫 2019/6/21
- 中暑時要停止激烈運動!妥善利用綜合溫度熱指數(WBGT) 文/游薇蓉編寫 2019/5/4
- 忽冷忽熱的天氣 當心中暑 文/游薇蓉編寫 2018/4/11
| 作者:吳清忠 《人體使用手冊》第2彈 兩岸中醫師爭相推崇的作家「吳清忠」最新力作! ★華人地區1,800,000本歷史銷售紀錄 請注意!當出現不舒服的現象時,並不一定有病。 第一本《人體使用手冊》自出版後,台灣地區銷售超過二十多萬本,大陸地區亦已銷售達一百多萬本。本書是作者以科學方法,顛覆所有我們一般對中、西醫的認識 ...詳全文 |
對回答還有疑問嗎? 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