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判斷腸道健康的兩大指標─糞便、腸氣(屁)
文:陳邦基醫師
現職:長庚紀念醫院內科部 胃腸肝膽科顧問級主治醫師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人類腸道內的細菌數目高達百兆以上,總共500多種,而且70%以上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腸道共生菌與人體宿主基因共同演化,互相整合,形成和平共存、共生互利的「人體超級生物體」,因而腸內細菌也可看成是一種器官,且是十大必要器官之一。

腸菌對人有好有壞,好菌佔10∼20%,其發酵作用能將醣類、寡糖及纖維質代謝分解為乳酸、醋酸、二氧化碳及氫氣;而壞菌佔20%,有腐敗作用,會讓蛋白質、脂肪代謝,產生氨、硫化氫、酚、亞胺等,產生臭味、毒素,使人腹瀉、便秘、老化、生病、致癌。
最多的是中性菌,佔60∼70%,平時不好不壞,免疫力低或生病時則變壞,屬騎牆派性質,可以變成好菌,也可以變成壞菌,端視何者佔上風而靠攏,故有伺機菌之稱。
腸道免疫系統包括淋巴組織,培爾氏斑(Peyer` patch)、淋巴球、巨噬細胞、樹突細胞、B 細胞、T細胞、自然殺手細胞等,共同形成一道防線,主要在防止病原入侵身體。
- 男人的大敵是「腎虧」 屁股下垂、肥胖或太瘦都要注意 文/游薇蓉編寫 2020/3/30
- 腸道會影響活力,因此要溫熱內臟 文/游薇蓉編寫 2020/2/19
- 余苑綺直腸癌復發 平日如何保養健康腸道 避免國人最常見的大腸... 文/游薇蓉編寫 2019/10/25
- 攝取對腸道有益的飲食 日式飲食、早餐前三、四十分鐘食用水果 文/游薇蓉編寫 2019/8/29
- 腸道腐敗物會產生毒素,增加肝臟的負擔 文/游薇蓉編寫 2019/7/23
| 書名:圖解腸道健康法(修訂版) 作者:新谷弘實 監修 ★全美首席胃腸科權威醫師新谷弘實◎監修 ★日本八位預防醫學與統合醫療的權威名醫、教授共同執筆 癌症已經佔據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高達十多年之久,每每看到這些數據,總讓人不免想問:「究竟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們不生病、健健康康地度過此生呢?」 新谷醫師在看過30多萬例的腸、胃道內視鏡後,獨創了一套能維護健康的「新谷式飲食健康法」。新谷醫師表示:看起來健康、有活力的人,無論男女老少個個都擁有健康的腸道,正因腸道健康,腸內細菌才能良好地運作...詳全文 |
| 書名:胃健康腸不老 作者:張繼森 腸胃病大盤點,一次搞懂你的腸與胃! 胃腸好,疾病少,人自然健康不老 胃若健康,腸道自然較不會生病,人也就清爽、愉悅不顯老。 腸胃是人的第二大腦,是養生之本。 判定胃腸健康的指標:吃得下,放得出來。...詳全文 |
對回答還有疑問嗎? 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