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腸癌治療後用造口手術是什麼?以後要怎麼自我照護?
文:張繼森醫師
現職:臺中榮民總醫院 副院長
一般傳統的手術方式為了保證沒有腫瘤細胞殘留,通常會將直腸的大部分切除,而為病人做人工肛門。但由於病人於手術後需要掛一個造口袋,比較容易感染,護理上也較困難,還可能影響到病人的日常生活,因此有不少人以為,罹患大腸癌就一定要做人工肛門,因而心生恐懼。
什麼是大腸造口手術?
為了將大腸癌整個的切除,而在無法保留肛門的情況下,藉由手術方式將腸道的一部分連接到腹部表面,替代原來肛門的功能,以利於排便,稱為人工肛門或腸造口。
在緊急情況下,無法立即切除大腸直腸癌時,為了避免糞便通過而作暫時性的改道來幫忙排便,待腫瘤切除及病情穩定後再接回去。如果腸道功能無法回復,或是肛門控制排便的肌肉功能受損,或是直腸因疾病而需切除,就會使用永久性人工肛門以幫助病人排便。
- 位居國人十大癌症前三名的大腸癌,該如何預防? 張繼森醫師 2020/9/21
- 腸道會影響活力,因此要溫熱內臟 文/游薇蓉編寫 2020/2/19
- 余苑綺直腸癌復發 平日如何保養健康腸道 避免國人最常見的大腸... 文/游薇蓉編寫 2019/10/25
- 攝取對腸道有益的飲食 日式飲食、早餐前三、四十分鐘食用水果 文/游薇蓉編寫 2019/8/29
- 腸道腐敗物會產生毒素,增加肝臟的負擔 文/游薇蓉編寫 2019/7/23
| 作者:張繼森 2006年大腸癌超越肝癌後,至今常踞台灣癌症第一名,平均每37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像戲劇大師李國修、資深法醫楊日松、親民黨主席夫人陳萬水、音樂人陳志遠等,他們都因罹患大腸癌而病逝。 癌症第一名殺手「大腸癌」您不能不知:為什麼會得大腸癌?大腸癌有什麼症狀.......詳全文 |
對回答還有疑問嗎? 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