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隆氏症飲食要注意什麼?或哪些食物對症狀控制比較好?
文/方于心編撰
克隆氏症是一種腸道慢性疾病,胃腸道出現發炎、狹窄,造成消化功能減退,進而影響全身營養狀況,得病後容易出現反覆週期性腹痛、腹瀉情形,無法完全治癒,目前只能根據病情嚴重,採取控制治療。早期從日常飲食、藥物治療等減緩症狀,必要時採取手術治療。
克隆氏症的病因不明,研究多認為與自身免疫系統有關,該病的發炎反應是由於身體免疫系統侵犯自身腸道所致。未減輕病變,患者和醫師應密切合作,以尋找能減緩症狀的最佳藥物和最小劑量。
有可能導致便秘、血便
若有便秘情形可多攝取足量纖維素,如果能每天從天然的蔬菜水果中攝取大量纖維是再好不過,可以用蔬果打汁的方式快速攝取;無法從飲食中攝取足量,亦可考慮服用可溶性纖維素來增加大便體積。
- 腸道會影響活力,因此要溫熱內臟 文/游薇蓉編寫 2020/2/19
- 余苑綺直腸癌復發 平日如何保養健康腸道 避免國人最常見的大腸... 文/游薇蓉編寫 2019/10/25
- 攝取對腸道有益的飲食 日式飲食、早餐前三、四十分鐘食用水果 文/游薇蓉編寫 2019/8/29
- 腸道腐敗物會產生毒素,增加肝臟的負擔 文/游薇蓉編寫 2019/7/23
- 養好菌更勝於吃好菌 快來檢測自己的腸道年齡 文/游薇蓉編寫 2019/1/17
| 書名:胃健康腸不老 作者:張繼森 腸胃病大盤點,一次搞懂你的腸與胃! 胃腸好,疾病少,人自然健康不老 胃若健康,腸道自然較不會生病,人也就清爽、愉悅不顯老。 腸胃是人的第二大腦,是養生之本。 判定胃腸健康的指標:吃得下,放得出來。...詳全文 |
| 作者:張繼森 2006年大腸癌超越肝癌後,至今常踞台灣癌症第一名,平均每37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像戲劇大師李國修、資深法醫楊日松、親民黨主席夫人陳萬水、音樂人陳志遠等,他們都因罹患大腸癌而病逝。 癌症第一名殺手「大腸癌」您不能不知:為什麼會得大腸癌?大腸癌有什麼症狀.......詳全文 |
對回答還有疑問嗎? 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