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腸癌患者病人應忌食或少食哪些食品?
文:張繼森醫師/現職:臺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主任
高脂肪飲食,特別是含有飽和脂肪酸的飲食會刺激膽汁分泌,增加大腸中膽汁酸與中性固醇的濃度,改變大腸菌群組成,使厭氧菌增加嗜氧菌減少。經細菌的作用,可使膽汁酸生成3-甲基膽蒽等致癌物刺激,就可能形成大腸癌。
膳食中如缺少富含纖維素食品,就會使大腸中宿便停留時間延長,腸道中有毒物質長期積累,可使致癌物濃度增高,發生大腸癌的機會也大大增加。因此,要減少脂肪的攝取,增加纖維素的攝取。蘋果中含有較多的鞣酸、果膠和纖維素,因而具有收斂和吸附腸道細菌及有害致癌物的作用。但蘋果容易使已罹患者便祕,所以不建議過量食用。
高脂肪飲食及低纖維食物高脂肪膳食會促進腸道腫瘤發生,尤其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雖能降低血脂,但有可能促癌發生的作用。膽固醇本身並不致癌,但與膽石酸同時反應,有促癌作用。
因此,大腸癌患者病人,不要吃過多脂肪,脂肪總量占總熱量30%以下,動、植物油脂比例要適當。像是豬油、牛油、雞油、肥肉、動物內臟、魚子、魷魚、墨魚、蛋黃、棕櫚油和椰子油等都不適宜多吃。
盡量少吃油炸、燻烤及醃製食物。醃製食品中有較多量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進人人體會還原為亞硝胺,而亞硝胺有強烈的致癌作用。
- 位居國人十大癌症前三名的大腸癌,該如何預防? 張繼森醫師 2020/9/21
- 余苑綺直腸癌復發 平日如何保養健康腸道 避免國人最常見的大腸... 文/游薇蓉編寫 2019/10/25
- 腸道健康,是抗癌的最佳關鍵 文/游薇蓉編寫 2019/1/9
- 大腸癌中西醫整合治療 郭世芳醫師 2018/4/1
- 長期闌尾發炎會轉為大腸癌嗎? 張繼森醫師 2016/4/18
| 作者:張繼森 2006年大腸癌超越肝癌後,至今常踞台灣癌症第一名,平均每37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像戲劇大師李國修、資深法醫楊日松、親民黨主席夫人陳萬水、音樂人陳志遠等,他們都因罹患大腸癌而病逝。 癌症第一名殺手「大腸癌」您不能不知:為什麼會得大腸癌?大腸癌有什麼症狀.......詳全文 |
| 作者:王雪芳 只要吃對的食物,用健康的方式料理,癌症自然遠離。 三十年來,癌症蟬聯十大死因之冠,想要遠離癌症威脅,健康飲食是不二法門。雖說食物是最好的醫生!但錯誤的料理方式,也可能帶來錯誤的結果。 74道防癌料理 天天早午晚,外加點心、水果!餐餐料理方法簡單,保證營養、健康又美味...詳全文 |
對回答還有疑問嗎? 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