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區分大腸「瘜肉」是良性還是惡性?
文:張繼森醫師/現職:臺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主任
大部分的大腸癌是從瘜肉演變的,若是篩檢發現癌變前的瘜肉,還是及早切除比較恰當。
另外,篩檢可以早期診斷出大腸癌,而及早治療大腸癌的效果也是最好的。所以患者不要等到徵狀出現時再尋求檢查。定期篩檢,趁早發現還未產生徵狀的大腸瘜肉或大腸癌,並及早治療才是對患者最好的方法。
大腸瘜肉必須事後病理檢查才能得知是良性還是惡性,用內視鏡看到瘜肉,也無法用肉眼判斷。即便是經驗豐富的檢驗人員,也依舊無法完全直接判斷它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
雖然發炎型或增生型的瘜肉,並不會分裂成為癌症。但腺瘤方面,如管狀瘤〈絨毛狀腺瘤或混合腺瘤〉,日後還是有可能轉化為癌症。因此不論瘜肉是發炎型、增生型還是腺瘤,一定要經過篩檢,判斷才會準確。
醫師通常可以藉由內視鏡來進行確認,同時作為區分腫瘤癌化程度、侵入深度與採取治療方針的判斷。
- 位居國人十大癌症前三名的大腸癌,該如何預防? 張繼森醫師 2020/9/21
- 余苑綺直腸癌復發 平日如何保養健康腸道 避免國人最常見的大腸... 文/游薇蓉編寫 2019/10/25
- 腸道健康,是抗癌的最佳關鍵 文/游薇蓉編寫 2019/1/9
- 大腸癌中西醫整合治療 郭世芳醫師 2018/4/1
- 長期闌尾發炎會轉為大腸癌嗎? 張繼森醫師 2016/4/18
| 作者:張繼森 2006年大腸癌超越肝癌後,至今常踞台灣癌症第一名,平均每37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像戲劇大師李國修、資深法醫楊日松、親民黨主席夫人陳萬水、音樂人陳志遠等,他們都因罹患大腸癌而病逝。 癌症第一名殺手「大腸癌」您不能不知:為什麼會得大腸癌?大腸癌有什麼症狀.......詳全文 |
| 書名:胃健康腸不老 作者:張繼森 腸胃病大盤點,一次搞懂你的腸與胃! 胃腸好,疾病少,人自然健康不老 胃若健康,腸道自然較不會生病,人也就清爽、愉悅不顯老。 腸胃是人的第二大腦,是養生之本。 判定胃腸健康的指標:吃得下,放得出來。...詳全文 |
對回答還有疑問嗎? 請點